
2022年4月20日下午👨🏻🏭,意昂平台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黨委、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社會發展學院黨委第二十一期黨校培訓班通過騰訊會議線上舉辦了“漫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講座,旨在提高學員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本次講座由意昂平台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閻德學副研究員主講🌿🧔🏿,三個學院近180名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參加👎👴🏻,我院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專職組織員陸燕麗老師主持⛹🏽♀️。
本次黨課閻德學老師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緣起、習近平總書記的開示悟入與國學教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大義🪱、經典學習以及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八個方面分別展開🤷🏻。閻老師首先從個人經歷、時代問題和教育危機三個方面闡述了從事中華傳統文化研究的緣起,指出文化是民族的根,一個民族的崛起或復興😹,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復興和民族精神的崛起為先導©️,最重要的是要有文化自信。針對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閻老師做出了深刻解讀🐇,指出中國人的世界觀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人生觀是人生酬業;價值觀是進德修福;智慧的思考路徑是整體和諧💿、陰陽互攝㊙️、遵時守位、天地人和的易經思維,強調的是肯定之肯定的中國哲學的思辨路徑,而非西方哲學的否定之否定的思辨路徑👮🏽♀️。閻老師在介紹“進德修福”時,引入了人類意識能量級的概念🥌,並對此進行了解讀,指出決定一個人意識能量級的關鍵因素是整個人的社會動機和心靈境界。為了同學更好地學習國學經典🦻🏻,閻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修學路徑:對於儒家經典而言閱讀順序可從《弟子規》到“四書五經”再到《易經》;對於道家經典而言其閱讀順序可先從《太上感應篇》到《道德經》再到《易經》;對於佛家經典而言其閱讀順序可先從《佛說十善業道經》到《金剛經》再到《華嚴經》《法華經》🧂。總結起來🦏,傳統文化始於“紮根”教育🦩,一要紮牢儒釋道三個根,二要學習文言文。

最後,閻德學老師引用諸葛亮的《誡子書》激勵同學們在疫情封校封控的特殊時期,通過靜心閱讀經典、參加誌願者活動👩❤️💋👨、主動服務師生🥀、謹言慎行等方式提升自我內在,並寄語“以天為師,可以明天理,通造化;以人為師👵🏽,可以致良知😙,知進退;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通過這次專題學習講座🤸🏻♀️,學員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的價值,並且決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浸潤自身✊🏼,成為具有中國文化基因的大學智者。
文字:朱振彪 蘇瑩
攝影:施雨
審核🟪:閻德學 陸燕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