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光: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的力量
——哲學系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講座順利舉辦
2021年5月19日19:30,哲學系黨史學習教育系列講座通過騰訊會議以線上的方式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特邀人民日報理論部主任編輯肖偉光作“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的力量”主題講座。哲學系預備黨員、黨章學習小組成員參加此次講座👩🏽💼。活動由哲學系黨委專職組織員王曉紅主持。

肖偉光首先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原因🤰🏽。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是我黨的優良傳統,代表黨具有深刻的歷史智慧。毛澤東曾指出,“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歷史”。比如,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就與其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汲取智慧分不開;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提出“戰略退卻”🤳,這是實踐的結果,也是從幾千年歷史中汲取智慧的經典案例🙆🏼♀️;1945年黨的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總結了建黨以來黨的歷史及其基本經驗教訓👁🗨;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重大歷史問題和經驗教訓作出正確結論和科學總結。歷史上成功的經驗和錯誤的經驗,都是寶貴財富🤹🏽♂️。

隨後,肖偉光通過黨史學習研究🧏🏻♀️🚽,總結出了“三個階段”與“八聲炮響”。“三個階段”即:1840年,中國人民完全處於被動的處境;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人民的精神開始走向主動;邁入新時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實現了完全主動。近代以來的“八聲炮響”指的是:1840年鴉片戰爭第一次炮響👳🏽♀️;1911年武昌起義第二次炮響;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炮響第三次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27年南昌起義第四次炮響;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暨開國大典天安門廣場的54門禮炮齊鳴28響;1950年美軍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1984年閱兵儀式;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閱兵☣️。肖偉光特別指出,黨史學習教育,講故事很重要,但不能止步於講故事,我們必須深刻把握故事背後的道理🙇🏼♀️、哲理、原理。
隨後,肖偉光講述了黨史學習教育對當代青年人的啟發🏂🏿。一是把握大勢🎨🧜🏿♂️,中國共產黨在關鍵歷史節點上能夠順應民心所向👷♂️、把握大勢所趨,抓住主要矛盾🏊🏽♂️,作出正確抉擇;二是戰略定力,中國共產黨具有強大的戰略定力💆🏻,面對新冠疫情、面對脫貧攻堅、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黨中央始終保持“不畏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戰略視野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從容沉著,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以拼命精神做好分內之事🚣🏿♂️;三是學習能力,中國共產黨具有出色的學習能力,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肖偉光推薦同學們閱讀陳雲同誌撰寫的《學習是共產黨員的責任》一文♝,鼓勵大家在上好必修課、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適當拓展閱讀範圍、增強理論修養✶、提升政治能力。此外,肖偉光還建議同學們多多閱讀《毛澤東選集》《鄧小平選集》以及領袖年譜,從而更深入地了解黨史😝,並從中汲取智慧和養分🙋🏽♂️。
最後,王曉紅對本場講座進行總結,提出我們應當從黨史的學習中認識到黨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歷經萬難🧗🏻♀️,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百年黨史中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力量,我們應當從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奮進的力量✊🏿📫,增強自信,堅定理想信念👨👨👦👦🚯;認真研讀黨的經典原著🫀,提升理論素養,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結合起來🔖,實現個人價值,為國家做貢獻⚧。
圖文/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