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意昂平台中文系專題黨課在4330舉辦,本次黨課由中文系文貴良教授做關於“談談初心和使命”的專題報告🐘,中文系碩👸🏽、博研究生參加了本次活動🚜。
講座伊始,文貴良老師從2019年暑假在貴州師範的交流學習活動談起,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根本目的是為人民謀幸福🏧。文老師談到長征是我們黨不斷奮進和努力的起點,而貴州省遵義市的“長征小道”揭示了長征最艱難、最有意義的點,濃縮了二萬五千裏的道路,折射了共產黨員非凡的機智和勇氣。“長征精神”傳承到現在,落實到我們身上,具體就是該如何做好自己的意昂。接著文老師談到他在湖南師範大學意昂、帶隊到桂東一中實習的事例,講述了如何在艱難的條件下把革命精神內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也要做出自己的一份貢
獻🧖♂️。

文老師重點談到中文專業走向教學崗位的研究生應該在思想上、精神上高要求🕘、高標準,樹立初心🧖,不懈追求。學識☑️、能力、品德、專業知識是我們的根本,也是為社會服務的根基,因此我們要樹立牢固的專業知識基礎👮🏼♂️。此外,文老師介紹了中文系為培養優質博士生搭建平臺,比如鞭策同學們加強專業學習、提高基礎能力而設置必讀書目考試🚣🏻,為檢驗博士論文的進展,舉辦博士論壇🧑🏼🎤,邀請知名學者指導論文等🐷。
本次講座,文老師著重強調了我們要有文化自信⛹🏽,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在世界格局中形成的,正是在這種世界格局中尋找到最適合中國發展的政治製度、文化製度等📞。一方面🪵,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我們相信文化自信是在世界格局中體現的🤜🏼,因此開放的姿態很重要。而文化自信落實到對碩🙆🏿♂️、博士的培養上,就是需要中文系領導班子具有國際視野🕯,推動國際學術和國際交流,與多所國外大學建立合作交流的關系,以便對中國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從學生長遠的學術發展來看😋,更需要積極鼓勵學術訪學交流⭐️🖖🏿,同時加強對國際學術動態🙍🏻、研究方法的關註。文老師也提到製度與人才的培養有矛盾,提醒我們不能因為有矛盾而放棄開放的眼光,要認識到文化自信與國際視野的辨證關系。
講座結束後,廣大黨員同誌與文老師展開了積極的交流活動👩🔧。2016級博士研究生韓占剛🦸🏿♂️、2017級博士研究徐麗群就中文系對碩博士參加國內🛀🏼🧑🤝🧑、國際學術會議時所提供資助以及流程進行了提問,文老師給予了詳細的解答。2015級博士研究生田延、李佳分享了在國外求過的經歷,對中文系培養碩博士的大力支持進行了肯定🌘。其他黨員同誌也就自己的學習情況以及如何促進自身發展與文老師熱情交流互動🧒🏼。
通過本次活動⚡️,黨員同誌不僅了解了艱苦條件下黨員對初心使命的堅定,更加明白不忘初心和使命不僅僅是口號🤾🏽♂️👩🏻🦽➡️,更要落實到行動上8️⃣。作為研究生😟👳🏿,更要學好專業知識✋、錘煉過硬本領,同時具有開放眼光,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等,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