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9日下午13:00,中文系2015—2016學年第十三期學生黨校在中文系系樓準時召開。作為本次課程的主講人,王誌老師以最新時事為切入點,與同學們分享了中國發展的成就與憂慮,內容詳實,引人深思➝。
中國雖然在改革開放以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很多困難與憂慮。王誌老師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其一,是中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比如最近北京的嚴重霧霾,“實際上🔤,霧霾的來源問題並沒有形成定論,有人認為是空氣汙染🥐,有人認為與土地、河流的汙染有關。”王誌老師說🧏🏿。所以在黨的十八大五中全會上🏰,才會提出“綠色發展”的命題🖕🏽,但是,“綠色發展”的挑戰是很大的🧏🏽♂️🧛♂️,從去年起🪰,中國就面臨著GDP的下行壓力👏🏿,GDP的下降意味著產出少、就業難,人民生活水平下滑,因而要掌握好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點其實相當困難;其二👵🏼,中國的發展也面臨文化、思想領域的問題☹️。偉大領導人鄧小平曾經說過:“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但是👍🏻,隨著中國的繁榮富強,很多人給樸素的言語賦予了不同含義,認為不管你怎麽做📏,只要能賺錢就是好的🎍。因此🚶🏻♂️➡️,這造成了道德滑坡👩❤️👨,中國人民面臨一定的道德危機;其三🔁,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在資本主義國家的幹預下也有一定風險。為了深入說明中國的成就與困境,啟發同學們思考未來努力的方向,王老師在講解中還播放了相關視頻,以多樣的形式帶給大家最直觀的感受👨🦯➡️。
本次課程是中文系第十三期黨校的最後一次課程。課程結束後,黨校的所有同學參加了結業考試。黨校課程的結束意味著告別🔍、過渡與進發。路漫漫其修遠兮,還需我們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