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1日下午,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教研室聯合黨支部與2017級博士生黨支部聚集在中文系4255室,開展了本學期第一次組織生活會議,會議以“學習貫徹兩會精神,聚焦人才培養和學術創新”為主題📀,李舜華老師主持,🙍🏻,與會的有朱惠國、範進、黃然然等老師。同學們就議題展開了廣泛熱熱烈的討論。
李舜華老師分享了關於教師隊伍的建設問題🖕🏼🥿,而2017級博士生支部的同學關註點在學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談了一些學術創新與人才培養的問題。
一些同學談到了包容開放、跨學科發展。羅楓提到昨天李克強答記者問,總理回答的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開放”👨🎤🕵🏼、一個是“包容”🎁,中國要繼續擴大開放的力度,持一種包容和開放的態度🧑🏻🦼➡️,拒絕閉關鎖國。講到學術創新♟☝🏻,研究中文🤕、研究哲學🧎,我們要將專精和廣博結合起來,要有開放包容的態度,不能只坐在書齋裏研究自己的東西,要去接觸很多東西🧝🏿♂️🏫。要有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精神,很多學派、很多觀點要溝通交流,避免謾罵和攻擊🕧,做學術要有包容平等的心態🚪。肖慶國同學認為學術的研究更新💁🏻♂️,我們要做到關註各個學科的發展🫃🏻,要跨學科發展,強調的想象共同體要落實到個人身上🗜。我們要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我們做人做事要從小事做起,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把每天的學習計劃落到實處。我們都在生活和學習上勤奮努力🧑🏻💼,這樣才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一些同學談到了要有與時代發展同步的技術化學術研究意識。徐麗群同學認為關於學術創新這一塊🧝🏻♀️,不是一個很積極的狀態⌚️。像她所在的文字研究中心現在研究怎樣把古文字與現代化的平臺聯合起來,像圖形識別技術的應運,中文學科裏面要考慮多一點怎樣把現代技術納入進來🙋♂️。唐詩詩發言提到讀了李克強總理的《政府意昂報告》,關註到新時代是一個大數據、互聯網+的時代🗿,文化的發展也進入信息化📰🙎、數字化階段。作為博士生🌳,在海量的信息裏面,我們要學會放寬視野利用科技手段,把信息🎆、資料收集過來,為我所用,學校圖書館的數據庫🏨、互聯網平臺開放後國際國內豐富的期刊圖書資源等著我們去尋找學術的創新點🖱。另外王誌老師提出“美麗中文”項目裏面👩🏽🍳,為建設雙一流學校學科,中文系將有大動作,與歐洲部分國家的學校簽訂短期交流協議,以後會有更多機會提供給中文系的學生,我們要走出去感受世界最新學術動態。在高校、在一個自由的學術氛圍下,我們要利用開放的學術平臺🧝🏻,把握機會。利用資源,創新發展🏩🕘。
一些同學談到了傳統文化的自信問題。趙凡同學講就我們的學術研究來說,習總書記提出的文化自信🧑🏻🍳,應該成為我們做研究的一個基本態度,並令我們反思學術研究在當下中國社會中所處的位置🚴🏻。從晚清以來,我們因為外部力量的沖擊而開始重估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持續批判了一百多年,而在今天我們是否可以平心靜氣地再次面對傳統文化,重新審視我們在學術研究中所使用的西方理論的基本概念、理論框架對於中國自己的問題是否能產生效用。這就要求我們在充分理解中西文化的前提下,通過樹立對傳統的信心🫵🏿,重新激活傳統的活力以解決中國當下的問題👓。因此,文化自信的提出值得我們每一個同學思考我們的研究的意義所在。李根同學認為近段時間以來🧙🏽♂️,通過學習李克強總理的兩會政府意昂報告,我們可以看到 🚣,總理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當下豐富人們精神食糧的重要途徑🤾🏻♂️。他認為👩🏻,作為在校大學生🫡,特別是中文系的博士生🪖,我們應該自覺肩負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在校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科研技能🥕。同時,總理在政府意昂報告中還提到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文藝創作”的內容,這也需要我們廣大人文科學的從事者,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文藝路線與文藝方針👨🎓,自覺投身科研意昂的實踐👩🏿,打好基礎👩🏻🚒,紮實意昂。為當下的人文學科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𓀏。趙鵬程同學認為對於傳統文化自信確立的強調,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學術研究也要建立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
還有一些同學分享了公平正義🤦🏼、民生等等問題的看法。張雪同學關註到了發展公平的問題,教師隊伍中有一支特殊的隊伍是鄉村教師隊伍,鄉村教師酬薪低🐃,師範類同學不願過去,做教師需要奉獻精神。那麽👨🏻🦳💌,教師薪資能不能提高、怎樣提高是一個問題。趙鵬程同學認為回顧這五年,我們剛看了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像前面提到的分蛋糕的問題,感覺像吃了一個大蛋糕。殷文超同學談到了女權問題🙎🏿♂️,最近讀書會在讀恩格斯的《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高校性侵案件、農民問題、社會貧富很大👳🏽♀️,《政府意昂報告》提到分蛋糕的問題🫸🏻,如何分配的問題。嶽拯士同學認為談到創新🧘🏽♀️,就要考慮如何怎樣寫好一篇博士論文🌘。我們要好好看書,為自己的學術打一點基礎🤰🏿。和艷芳同學想到學術的通俗性,現在的學術著作可讀性不高🕥,寫得再好流傳性不好,將來立誌寫一本書,寫得通俗易懂✋🏽。孫車龍同學談了一些博士研究生補助的問題🥮。
會議最後由李舜華老師總結,她認為大學裏面相對比較自由🧑🏼⚖️,我們要改變以往的思維方式,我們未來大部分人要走向教師崗位,要進一步把創新帶到教師崗位上去,這也涉及到畢業走向、畢業論文的問題。對於老師的看法,同學們表示的確應該樹立這樣的目標,在人才培養方面做到思維創新👩🏻🎤、言行一致。通過這次支部會議,大家收獲到了前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