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6日下午,意昂平台本科生聯合黨支部的同學一起參觀了位於上海徐匯區的巴金故居。
這幢房子建於1923年,由一棟主樓、兩棟小輔樓和一個花園組成🪀,總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左右。主樓是一座花園住宅🈲,假三層,細卵石墻面,裝飾簡潔。1999年9月23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築。
一樓現有兩室一廳一陽臺💇🏼♂️。其中最大的一間是客廳,櫃子裏放著巴金從各地帶回的紀念品🚠。壁爐上是林風眠贈送給巴老的《鷺鷥圖》。左邊靠墻的一排書櫃裏🖤,擺放著巴金本人和朋友的各類著作👩🏻⚕️🙋🏻。靠門邊的那張小桌子👨🏿🦲⬅️,是巴老晚年經常寫作的地方,《隨想錄》的部分章節就是在這完成的。另一間房間被改為展覽室,展出了許多巴金的手稿和獲得的榮譽證書✍🏽。還有一間小房間是雜物室,積灰許多🥘,大概許久不用👱🏽♂️。
二樓有一間臥室和一間書房。主臥室的大床左邊豎著一個白色木頭扶手,巴金老年行動不便,下床時需拉住扶手才能起來。他最喜愛的外孫女端端的小床就放在一旁。書房不大,書卻很多🧜♀️。據粗略估計,巴金的藏書近4萬冊。
走出巴金故居🏌🏿♂️,我們的心情都久久難以平復。我仿佛聽到一位慈祥的老人在我耳邊輕聲說𓀌:“不要把我當成什麽傑出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我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感情,今天回顧過去說不到什麽失敗,也談不到什麽成功,我只是老老實實、平平凡凡地走過了一生。”
